构图这个名词,其实来源于西方的美术,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,叫做构图学。
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构图?
构图其实是根据绘画时的题材和主题思想,对将要表现的对象进行组织安排,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,起到突出主体、吸引视线、简化杂乱,给出和谐画面的作用;也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——高、宽、深之间的关系,以突出主题,增强艺术的感染力。
构图处理是否得当,是否新颖,是否简洁,对于绘画作品的成败关系很大。良好的构图可以使主题更为突出,使画面更富有故事性。
今天这篇文章,收集了几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分享给大家~
1. 水平线构图
我们经常会在摄影作品中听到水平线构图的手法。事实上。水平线构图源于稳定的水平线,它也常常应用在风景插画中。
比如,着重表现天空的绘画会将大部分空间留给天空,水平线较低;着重表现地面建筑的插画,将水平线放置于比较高的位置,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地面上的事物。水平线构图其舒展的线条能够表现出宽阔、稳定、和谐的感觉。
2. 黄金比例构图
黄金比例是比较常用的空间分割方式,也被成为黄金分割比例。
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,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,其比值约为0.618。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~
黄金分割在许多艺术品中广泛运用,就是把要表现的重点放在黄金分割线上。
3. 对角线构图
对角线构图把主题安排在对角线上,有立体感、延伸感和运动感。这种构图手法会在人像和风景插画中经常用到。
当画面中出现对角线时,会给画面带来动感。不平衡的构图会让画面产生不稳定感,并且观者的视线会受到对角线的牵引,使画面更加舒展、饱满,视觉体验更加强烈。
4. 三角形构图
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,有时是以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景物,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。
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,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,也较为灵活。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、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。
5. 对称式构图
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、稳定、相呼应的特点。但是相对的它也会让人觉得呆板、缺少变化。
因此,对称式构图在中国传统题材中运用较多,常用于表现庄重肃穆的画面,彰显古建筑的恢宏大气。
6. 散点式构图
散点式构图常用来表现密密麻麻的花丛,或者人类日常活动场景,这些点大小差不多,形状也差不多,但是排列的非常有章可循,形成一种氛围,或动感,或安静,或庄严。
散点式构图不着重于表现某个单一主题,而是为了表现一些普遍的人类活动、节日或者日常生活。这类绘画题材看似无主题,实则处处是主题。
7. 中心构图
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心进行构图。
这种构图方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主体突出,且画面达到左右平衡的视觉效果。
8. 垂直线构图
垂直线在构图时与水平线的作用类似,传达给人一种安静、稳定的情绪。
垂直线构图即画面以垂直线条为主,一般具有高耸、挺拔、庄严、有力等特点,能充分展现事物的高大;在自然界中很多物体、景色都具有竖线形状的结构,如常见的树木、柱子,且高大的建筑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垂直线构图元素。
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,想学习更多绘画技巧,欢迎前往杰越教育官网!
文章来源: 杰越教育